愛在琴聲終結前──蕭邦與喬治·桑

華沙蕭邦博物館擁有大量有關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的展品及史料,藏量之豐富,堪稱世界首屈一指 (延伸閱讀:《蕭邦與華沙》)。館内其中一件較引人注目之展覽品,乃法國才女喬治·桑(George Sand)的一綹秀髮。髮絲以油紙包裹存放入一個信封內,信封印有GF兩個子母,分別是喬治·桑與及蕭邦的名字縮寫。這件展品見證了二人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想當年,他們的愛情故事,轟動整個巴黎,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八卦新聞。直至今天,這段傾城之戀,依然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成為西方藝術史上最著名的戀情之一。

華沙蕭邦博物館其中一件較引人注目之展覽品,乃法國才女喬治·桑(George Sand)的一綹秀髮。這件展品見證了喬治·桑及蕭邦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情。(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喬治·桑原名奧洛亞·杜邦(Aurore Dupin),乃前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Augustus II the Strong)的後裔,她父親是一名法籍軍官,母親則平民出身。由於父親意外墮馬英年早逝,她自幼便由祖母撫養。她曾有過一段婚姻,並育有一對兒女。與丈夫分開後,兒女便由她照顧。

喬治·桑是法國浪漫主義(Romanticism)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題材廣泛,包括小說、戲劇、文學評論、報章專欄等。當時法國社會並不接受女性作家,於是她改了「喬治·桑」這個男性化的名字。她經常一身男性裝束,昂首闊步,穿梭在巴黎大街小巷中。喬治·桑擁有烏黑光亮的披肩長髪,皮膚稍為黝黑,鼻樑直而略扁,橫眉大眼,談不上是美人兒。不過,她眼神凌厲,眉宇之間卻有一股英氣。她的嘴角經常抿着,眉頭微蹙,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彷彿在嘲笑周遭那個庸俗不堪卻道貌岸然的世界。這位女子不讓鬚眉,不僅文采出眾,思想更是前衛。她提倡男女自由戀愛,並鼓吹女權思想,為婦女爭取更多權利,後人認為她乃女性主義者(Feminist)先驅。她亦讚揚勞動階層,反對社會不公,被認為乃社會主義者。

這位女子不讓鬚眉,不但文采出眾,而且思想前衛。她提倡男女自由戀愛,並鼓吹女權思想,為婦女爭取更多權利,後人認為她乃女性主義者(Feminist)先驅。

喬治·桑交遊廣闊,其社交生活多姿多彩,不少文化界名人包括作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詩人繆塞(Alfred de Musset)、畫家德拉克洛瓦(Ferdinand Victor Engene Delacroix)、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等皆成為她的良朋良知或裙下之臣。據說,她與鋼琴家李斯特(Franz Liszt)也曾短暫交往。李斯特後來愛上了瑪麗達古(Marie d’Agoult)伯爵夫人,便順水推舟把蕭邦介紹給喬治·桑認識。也有人認為是伯爵夫人感覺到這位才女的威脅而故意撮合她與蕭邦。

1836年10月,蕭桑二人在伯爵夫人舉辦的私人聚會認識。喬治·桑眼中,這位波蘭人氣質優雅,文質彬彬,身形瘦削,臉色略為蒼白憔悴,神情帶點哀傷憂鬱,比起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的李斯特稍遜半籌。雖然如此,年輕音樂家那雙充滿睿智而又深不可測的眼眸,亦有迷人之處。當他即席彈奏時,其出神入化的一雙手,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他的彈奏如行雲流水,既讓萬籟甦醒,又令天地為之動容。短短數分鐘,娓娓訴說生命的起承轉合、人生的喜怒哀樂、愛情的甜酸苦辣。喬治·桑倚靠牆壁,手指挾著雪茄,徐徐吐出煙圈,凝視著蕭邦,並喃喃自語道:「天使降臨了!」她被對方的琴聲征服。然而,落花有意,流水卻無情。蕭邦對這位桑夫人的印象僅屬一般,還詢問身邊友人:「她是女人嗎?」

浪漫主義體現了人性的解放,作為那個時代數一數二的才女,喬治·桑堅持不懈追求完美的愛情。遇上蕭邦後,便認定對方是自己所執意尋覓的靈魂伴侶,決定不惜一切,展開熱烈追求。蕭邦起初對喬治·桑有點抗拒,後來他漸漸注意到這位奇女子的獨有魅力。知己難覓,知音難求,天才往往是寂寞的,而她才高八斗,文思敏捷,正好成為他的知音。蕭邦長期在外飄泊,思鄉情切,喬治·桑比他年長6歲,年輕的音樂家在其身上感受了久違了的母愛。有云:浮萍漂泊本無根,天涯遊子君莫問。想起祖國慘遭列強瓜分,山河破碎,天地雖大,自己竟無容身之處。每想到此處,便黯然神傷。眼前這位女子熱情似火,填補了這位鋼琴詩人內心的空虛寂寞。她的濃情蜜意,令他內心泛起了陣陣漣漪,漸漸向對方打開了心扉。1838年中,兩人發展為情侶。女追男,果真隔層紗?

1838年冬天,喬治·桑𢹂同兒女及蕭邦前往西班牙馬約卡島度假。不過,那個冬天又濕又冷,令到蕭邦染上了肺疾,不斷咳嗽。島上無知的村民以為他身染肺結核,害怕遭受傳染,便逼他們另覓住處,最後好不容易才找到一間棄置的修道院作為落腳點。然而,由於日久失修,修道院缺乏供暖設備,每逢雨天,天花板又不停滴水。惡劣的居住條件,導致蕭邦病情加劇。喬治·桑既要照顧情人,又要為孩子上課,亦要打理衆人與起居飲食,好不忙碌。幸好,蕭邦的病情逐漸好轉,他多首著名的前奏曲(Prelude),就是在馬約卡島期間完成。後來,喬治·桑將該年冬天的經歷,寫成自傳式小說《那個冬天的馬約卡》。

喬治·桑在法國中部的諾昂有一幢別墅。從1839年到1846年的夏天,他們都會在此度假,秋天才返回巴黎。當身在巴黎,蕭邦就會忙著教琴、演奏、出席沙龍,事情接踵而來,根本沒有閒遐創作。諾昂遠離繁囂,風光明媚,不但讓這位鋼琴家好好調理身體,也讓他暫時放下俗務,專心作曲。自從與喬治·桑墮入愛河後,蕭邦如魚得水,既有愛情的滋潤,又得到情人的悉心照顧及事業上的支持。他不但步入創作高峰期,同時這也成為他人生其中一段最幸福的日子。

張愛玲說過:「時間,可以了解愛情,可以證明愛情,也可以推翻愛情。」時間,似乎是愛情的天敵。蕭邦與喬治桑這段轟轟烈烈的戀情似乎也不能免俗。二人想處日子久了,便發現彼此在背景、個性、價值觀皆有不少差異。蕭邦出身傳統保守天主教家庭,其個性溫柔靦覥、低調內斂。他只想全心全意投入音樂創作,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相反,喬治·桑則宛如一匹脫繮野馬,她特立獨行,狂傲不羈,不但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對世俗禮教更是嗤之以鼻。對於她的行事作風,蕭邦不以為然,兩人中間似乎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自1842年起,蕭邦健康漸走下坡。喬治·桑要照顧愛郎身體、教育子女、趕稿,忙得不可開交,應接不暇。1846年,她出版了小說《盧克齊婭·弗羅里亞尼》(Lucrezia Floriani),書中描述主人翁盧克齊婭與王子的一段戀情,王子不但體弱多病,剛好也比她小6歲。雖然沒有指明道姓,讀者都知道書中所指何人。那麼,身為當事人的蕭邦,不知有何感想?

蕭邦生前所彈奏的最後一架鋼琴,現存放在華沙蕭邦博物館。(圖片來源:Kocham Polske HK 情牽波蘭)

喬治·桑的家庭環境也這段感情更加復雜。如前所述,她育有一對兒女。兒子莫里斯(Maurice Sand)自幼欠缺了父愛,母親成為唯一依靠。他認為蕭邦的出現分薄了母親的愛,因而耿耿於懷。與此同時,自從喬治·桑與蕭邦成為戀人,後者自然難以避免地介入其家庭事務。對於莫里斯而言,他在家中的男性主導地位受到外來者的挑戰,故此感到不爽。這些原因使莫里斯與蕭邦相處不太和睦,喬治·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另一方面,蕭邦與喬治·桑女兒蘇蘭琪(Solange Sand)相處則非常融洽,音樂家擔當亦父亦友的角色。不過,隨著蘇蘭琪年紀暫長,她變得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兩人的關係似乎發生微妙變化。他們變得愈加親密。喬治·桑看在眼裏,難免醋意大發,懷疑情人與女兒發生不可告人的戀情。彼此的關係自然更為緊張。

緣來緣去緣如水,花開花落終有時。1847年,蘇蘭琪接受雕塑家克莱辛格(Auguste Clésinger)的求婚,未料竟成為蕭桑二人決裂的導火線。話說喬治·桑極力反對婚事,認為男方純粹貪圖財產而求婚,對女兒並非真心。但蕭邦卻毫不猶疑站在蘇蘭琪那邊。喬治·桑知道後怒不可遏,認為蕭邦此舉乃對自己的背叛,毅然與其分手,為二人的戀曲劃上尾聲符號。

蕭邦最後的御所位於凡登廣場12號。

1848年3月,二人不期而遇。蕭邦告訴喬治·桑,她已成為外祖母,因為蘇蘭琪已誕下了女兒。言畢,鋼琴家便微微欠身,強忍心中激動,沿著樓梯徐徐往下走。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須臾,他實在按耐不住,想回頭和她聊一聊天。當時,蕭邦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一雙冷冰冰的手不停顫抖,膝蓋也不聽使喚,無力爬回上一層,於是吩咐僕人前往邀請喬治·桑下來短敘一番。這次偶遇乃雙方分手後首次見面,未料,這亦是他們的訣別。

蕭邦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1849年10月17日,他在巴黎凡登廣場(Place Vendôme)的寓所溘然辭世。彌留之際,陪伴在側的包括大姐路德維卡及蘇蘭琪。依照逝者遺願,醫生取出他的心臓,由路德維卡帶回波蘭安放,現時供奉在華沙聖十字教堂(St. Holy Cross Church)內。

蕭邦的喪禮位於馬德萊娜教堂舉行。

兩週後,馬德萊娜教堂(La Madeleine)舉行他的喪禮。當天,這座仿古希臘建築的立面懸掛上黑色絨布,絨布以銀線繡上蕭邦名子的縮寫FC。出席喪禮者超過3千人,由於出度者衆,未獲邀請者被拒於門外。同日,這位鋼琴詩人被葬於拉雪茲神父公墓(Père Lachaise Cemetery)。蕭邦的墓碑是一座繆斯女神雕塑,似在垂頭飲泣,而基座是他的側臉浮雕。兩者皆由蘇蘭琪丈夫克莱辛格制作。順便一提,蕭邦的左手及臉部模型也是他去世時由這位雕塑師負責。

蕭邦墓碑是一座繆斯女神雕塑,正在垂頭飲泣,而基座是他的側臉浮雕。兩者皆由克莱辛格制作。

在這個令人傷感的日子,喬治·並未露面。她生前銷毀大部分與蕭邦之間的書信,故此對於兩人交往之細節,後世所知有限。在昔日父權主義影響下,這位我行我素的女子自然受到不少非議,她的形象屢屢被醜化、扭曲、抹黑。不少作家往往斷章取義,認為蕭桑二人戀情告吹,是由女方一手造成,而蕭邦是單一受害者。多年後,某些女性主義作家企圖為喬治·桑平反,但他們往往矯枉過正。這些前塵往事之箇中情由,仍有待學者專家的努力,才可以疏理出較完整和客觀的脈絡。

不如,姑且讓一切前因後果、是非曲直隨風而逝、隨水而去吧。因為,自古以來,愛情就是一本難以算淸的賬簿。

延伸閱讀:《蕭邦與華沙》

參考書目:
保羅・齊迪亞著,韓絜光譯。《蕭邦的鋼琴與他的前奏曲》,台北:商周,2019。
Deters, Anna (2003) “Frederic Chopin and George Sand Romanticized," Constructing the Past: Vol. 4 : Iss. 1 , Article 6. http://digitalcommons.iwu.edu/constructing/vol4/iss1/6

圖片鳴謝:
Kocham Polske HK 情牽波蘭

 

《門外漢談音樂家》系列文章
《貝多芬的遺書》
《蕭邦與華沙》
《愛在琴聲終結前──蕭邦與喬治·桑》
《拉赫曼尼諾夫的遺憾》
《民族音樂家西貝流士》
《當莫札特在薩爾斯堡》
《莫札特費加洛之家》

美麗與哀愁──美泉宮的金枝玉葉

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又譯熊布倫宮)位於維也納西南部,這座氣勢雄渾、精緻優雅的宮殿屹立了二百多年,曾是奧地利帝國的皇宮。它見證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興盛衰亡、勝敗榮辱,也看盡了家族成員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堪稱用磚頭堆砌的西方版《紅樓夢》。

美泉宮屹立了二百多年,曾是奧地利帝國的皇宮。它見證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興盛衰亡、勝敗榮辱,也看盡了家族成員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堪稱用磚頭堆砌的西方版《紅樓夢》。

美泉宮外觀呈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紅褐色瓦頂及黃赭色的牆身顯得瑰麗雅緻。美泉宮建築群的中軸線從皇宮向西南方伸展,貫穿庭園、海神噴泉到山坡上的凱旋門。從凱旋門可以鳥暇美泉宮及其背後的維也納古城,緬懷奧匈帝國的昔日風華,讓人思古懷幽、心馳神往。

從凱旋門可以鳥暇美泉宮及其背後的維也納古城,緬懷奧匈帝國的昔日風華,讓人思古懷幽、心馳神往。

美泉宮及周遭一帶原稱卡特爾堡(Katterburg),1548年成為維也納市市長的辦公地,156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二世買下了該塊地區,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的渡假地。到了馬提亞斯(Matthias)成為皇帝時,常在此狩獵。據說,馬提亞斯某次在附近狩獵,無意中發現一清泉,泉水清爽甘冽,遂將此地區命名美泉,後來位於此地的寢宮,順利成章稱為美泉宮。

美泉宮曾經多翻改建,到了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a)在位時,才大致上奠定了今日之規模。特蕾莎童年在美泉宮度過,對這地方情有獨鍾,她希望在此興建一座規模宏大的豪華宮殿,可以媲美法國的凡爾賽宮(Château de Versailles),作為生活及辦公的地方。1743年,她委任了帕卡西(Nikolaus von Pacassi)成為建築師作為美泉宮擴建工程的總建築師。

瑪麗亞·特蕾莎童年在美泉宮度過,對這地方情有獨鍾,她希望在此興建一座規模宏大的豪華宮殿,可以媲美法國的凡爾賽宮,作為生活及辦公的地方。

特蕾莎是歐洲數一數二最有作為的女性君主之一, 她富膽色、具魄力、有遠見,而且雄才偉略、精明幹練 。她繼位後雷厲風行,改革了國家積陋多年的財政、軍事、司法制度。特蕾莎關心民間疾苦,大力改善貧苦老百姓福祉。為了推廣普及教育而遭到保守農民反對,她將反對者送了獄中。另一方面,特蕾莎忠於羅馬天主教,打壓新教,她又讓教會壟斷教育,以壓抑新思想。姑勿論如何,特蕾莎在位40年,她令到奧地利,從一個日漸腐朽的古老帝國再次崛起,與法國、俄國,普魯士等強權分庭抗禮,堪稱該國的中興之主。

歐洲數一數二最有作為的女君主瑪麗亞·特蕾莎。

特蕾莎共有16名兒女,兒女的婚姻悉數由她一手安排。她透過子女的政治聯姻,鞏固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拓展奧地利的國際影響力。歐洲有一句諺語:歐洲人在打仗,幸福的奧地利人在忙著結婚。衆多位子女當中,最為人熟悉當數瑪麗亞·安托瓦內特(Maria Antoinette)。這位悲情公主於美泉宮出世,乃特蕾莎的么女。為了修補與宿敵法國的關係,特蕾莎安排她下嫁法國皇儲路易-奧古斯特(Louis Auguste),即後來的路易十六(Louis XVI)。路易十六登基後,安托瓦內特也成為王后,惜天妒紅顏,法國大革命爆發,她被激進的民眾推上斷頭台處死。(延伸閱讀:《協和廣場的亡魂》)這位悲劇王后無愧母親的威名,臨行刑之際,她神態自若,從容以對。據說,她不慎踩到劊子手的鞋子,竟然還向對方道歉。每次讀到她的故事,南朝宋順帝的話總會縈繞耳邊:「願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瑪麗亞·安托瓦內特於美泉宮出世,乃特蕾莎的么女。

美泉宮連同其花園總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於法國的凡爾賽宮。美泉宮內極盡奢華,饒富氣派,它共有1441間房間,現時開放予公眾僅40多間。這40個房間全以雕欄玉砌的洛可可風格設計,巧奪天工的華麗裝飾,令訪客如親臨天上宮闕。其中佼佼者莫過於舉行宴會之用的大迴廊(Great Gallery)。大迴廊長40米,寬約10米,以鍍金裝飾,金碧輝煌,在無數支蠟燭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加上天花壁畫及地上的紅地氈,更顯帝皇氣派。

大迴廊長40米,寬約10米,以鍍金裝飾,金碧輝煌,在無數支蠟燭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加上天花壁畫及地上的紅地氈,更顯帝皇氣派。

除了大迴廊以外,鏡廳也備受矚目。房間的牆上鑲嵌上名貴水晶鏡而得名。1762年,音樂神童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就在鏡廳御前演奏。天真無邪的小神童,居然跳入特蕾莎懷抱中,雙手摟住的脖子,親吻對方。在宮廷長大的特蕾莎,從未見過如此活潑的孩子不由得大樂。在這鏡廳之內,莫札特與安托瓦內特也有一段軼事。據說,神童不慎跌倒,公主竟然紆尊降貴,凑上去將他扶起來。童言無忌,莫札特對著年長兩歲的安托瓦內特說,我長大成人後要娶你為妻!公主被他逗得格格地笑。這次的短暫交會後,莫札特與公主也各走自己的人生路,儘管沒有再次見面,二人的命運竟有相似之處,他們皆於風華正茂之際抱憾而終,令人唏噓不已。

1762年,音樂神童莫札特在鏡廳御前演奏。

皇宮北側有一座劇院,特蕾莎和她的孩子曾在劇院演唱和演戲。庭園西側動物園,園內飼養了世界各地動物,以彰顯皇室的權力和財富,今天已成為公眾動物園對外開放,是全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園。動物園中央見有個巴洛克風格的華麗亭子,皇室成員在亭子內,一邊享用早餐,一邊欣賞動物。皇宮東北側有一座溫室,稱橘園,長189米,養殖了世界各地的植物。在嚴寒的冬日,橘園可提供暖氣,來自熱帶地區的植物亦可以生存繁殖。當時而言,橘園堪稱頂尖的植物養殖場。

特蕾莎辭世後,奧地利國力日漸衰退。時移世易,江山易主,到了19世紀初,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的鐵蹄踏遍歐洲各地,維也納也兩度被法軍佔領。拿破崙身在維也納期間,其總部就設在美泉宮。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他的臥室就是過去特蕾莎的寢室,後人稱之為拿破崙廳(Napoleon Room)。 若干年後,他的唯一血脈拿破侖二世(Napoléon)也在此房間生活作息。

拿破崙身在維也納期間,其總部就設在美泉宮。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他的臥室就是過去特蕾莎的寢室,後人稱之為拿破崙廳(Napoleon Room)。 若干年後,他的唯一血脈拿破侖二世(Napoléon)也在此房間生活作息。

拿破崙逗留美泉宮期間,差點遭受行刺。刺客訛稱有請願書,希望可以親手呈上讓皇帝詳閲。不過,他還未見到拿破崙,侍衛就已經發現他身上藏有匕首,於是當場被捕。當侍衛把他押到拿破崙眼前,皇帝問他,假如我放了你,你有什麼打算?刺客回答,我一定會在籌劃另一次暗殺行動。拿破崙沒有辦法,命令侍衛把他處決。

為了避免國家進一步被法國剝削,奧地利皇帝法蘭茲一世(Franz I)將女兒瑪麗亞·路易莎(Maria Luise von Österreich)嫁給拿破崙,以圖籠絡。拿破崙則希望與顯赫的哈布斯堡家族聯婚,並生下擁有奧地利皇室血統的繼承人,可以進一步鞏固其統治地位。

瑪麗亞·路易莎頗有教養,端莊得體,溫婉大方,作為皇后能夠母儀天下,深得拿破崙信任。1811年,她喜獲麟兒,稱拿破崙二世。

路易莎是特蕾莎曾孫女,安托瓦內特的姪孫女。1810年,她啟程前往法國,與拿破崙完婚20歳。兩人的結合,是基於政治利益,傳說拿破崙曾對人說:「我娶的是一個子宮!」令人意外,夫妻二人琴瑟和鳴。路易莎頗有教養,端莊得體,溫婉大方,作為皇后能夠母儀天下,深得拿破崙信任。1811年,她喜獲麟兒,稱拿破崙二世。拿破崙聲稱:「我寧願不再有其他孩子,以免她再次承受生育之苦。」愛妻情切,謚於言表。

1814年4月,以奧地利為首的反法同盟打敗了法國,拿破崙退位並被放逐,她帶著拿破崙二世回到奧地利,住在美泉宮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身處大時代的夾縫中,路易莎任由命運擺佈。她的角色異常尷尬,既是奧地利公主,又是倒台的法國皇后,更成為娘家的敵人。當時法蘭茲一世忙著恢復歐洲舊秩序,他在美泉宮召開維也納會議,與列強商討瓜分曾被拿破崙征服的領土。路易莎既是自己親生女兒,又是宿敵的家眷,更是手上人質。國王對其不慍不火,淡然而待之,父女二人之間出現了一道跨越不過的鴻溝,難怪詩人曰:最是無情帝王家。路易莎在祖國受到冷淡對待,但另一方面,卻有人在背後批評她見利忘義,拋棄自己丈夫,回到奧地利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

翌年3月,拿破崙潛返法國,企圖重奪霸業,奧地利等國再次組成返法聯盟,歐洲烽煙再起。路易莎拒絕表態支持奧地利。7月,法軍戰敗,拿破崙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孤島,真到1821年5月辭世。自從回到維也納後,路易莎就再沒有見到丈夫一面。她後來還有兩段婚姻, 1847年於帕爾馬因病逝世。至於她的兒子拿破崙二世,則一直在奧地利當局的管束下生活。拿破崙二世非常仰慕父親,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夠效法拿破崙,像他一樣,馳騁沙場、建功立業,可惜未能逐願。為了阻遏拿破崙黨羽利用他為旗號東山再起,拿破崙二世人生自由一直受到限制。他於1832年患上肺結核病逝,享年僅21歲。 

1854年,美泉宮迎來一位新女主人──人稱西西(Sisi)的巴伐利亞公主伊利沙伯(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53年,伊利沙伯隨同母親瑪莉(Marie)與姐姐海倫妮(Helene)前往奧地利度假,懈㤧了奧皇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二人定下了終身。這其實是奧皇母親蘇菲導演的一齣戲,她希望兒子能夠早日成婚,於是安排他與伊利沙伯等三人相見。蘇菲與瑪莉為姐妹,伊利沙伯及海倫妮是其外甥女。蘇菲心目中的媳婦人選乃海倫妮,希望兒子也會喜歡她,出乎意料,約瑟夫一世愛上的是妹妹伊利沙伯,她的巧笑倩兮、出麈脫俗深深吸引了年輕的皇帝。他違背母親意願,而且更明言,如果不能和伊利沙伯結婚,寧願終身不娶。蘇菲拗不過兒子,勉為其難答允了這門親事。

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后伊利沙伯

二人的婚禮,轟動了歐洲,新郎玉樹臨風、富有四海,新娘子傾國傾城,更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皇后」。然而,童話般的愛情竟是悲劇的開始。活潑好動、率性隨和,宮廷的繁文縟節與其個性格格不入,令她喘不過氣來,冷冽的燭光,高高的牆壁 冷清的長廊,囚禁着伊人那一顆渴望自由的心靈。

伊利沙伯在美泉宮的書房位於東南角,稱為階梯閣樓(Staircase Cabinet),她命人在書房增建一道螺旋階梯。如此一來,這位喜歡無拘無束的皇后,便可以避開侍衛的目光,悄悄地離開皇宮。

伊利沙伯命人在書房增建一道螺旋階梯,直達地面樓層。如此一來,這位喜歡無拘無束的皇后,便可以避開侍衛的目光,悄悄地離開皇宮。

約瑟夫一世事必躬親,勤勉盡責,不過他嚴肅木訥,而又傳統保守,作為丈夫,他不明白妻子真正所需,即使明白,他亦身不由己。同時,他也忙於處理國事,夫婦聚少離多,鮮有機會深入溝通,二人漸行漸遠。

假如僅是上述原因,那就罷了。偏偏二人之間還多了個蘇菲。在這位循規蹈矩的家婆眼中,伊利沙伯任性妄為,並形容兒媳為「愚蠢的年輕母親」。蘇菲更奪去了伊利沙伯撫養子女的權利,令她備受打擊,情緒病日漸嚴重。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1857年,為了呼吸自由的空氣,伊利沙伯不顧醫生反對,攜同兩位女兒前往匈牙利度假。兩位女兒出現腹瀉發燒等症狀,長女索菲(Sophie)卻因此而死亡。伊利沙伯肝腸寸斷,她終生佩戴繪有索菲畫像的手鍊,而她和丈夫之間的裂痕也難以修補。

1889年,伊利沙伯收到另一噩耗。她的兒子兼皇太子魯道夫與情婦在郊區殉情,史稱梅耶林事件(Mayerling incident)。悲痛欲絕的伊利沙伯心灰意冷,從此以後,她身穿一襲黑衣裳,手執棕色扇子以遮住面顏。她經常乘搭皇室專用列車周遊列國,甚少回到奧地利。

1898年9月,伊利沙伯在日內瓦遊山玩水時,被一名無政府主義者行刺。由於她喜歡輕舟簡從,身邊只有一位女侍官,兇手很容易以尖刀刺中她心臟。須臾,她便香消玉殞。約瑟夫一世痛不欲生,據稱,他曾對人說:「她永遠不會知道我是多麼愛她。」曾幾何時豐采照人的皇帝,變成一位暗淡無光的孤獨老人。

連串的不幸似乎正預告這個古老的帝國正走向衰亡。1914年,約瑟夫一世的姪子兼皇位繼承人法蘭茲·斐迪南在塞拉耶佛遇刺,後來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壓到瘦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1918年,大戰結束,哈布斯堡王朝壽終正寢。殘酷的命運對老皇帝網開一面,因為他早於兩年前已撒手塵寰,不用成為亡國之君。(延伸閱讀:《最後的華爾滋》)

青山仍在,綠水依然長流,古今多少事,都化成咖啡杯上的裊裊輕煙。

美泉宮庭園的凱旋門下有一間咖啡館,坐在咖啡館的戶外位置,清風徐來,可以感受到奧地利初夏溫柔。青山仍在,綠水依然長流,古今多少事,都化成咖啡杯上的裊裊輕煙。

延伸閱讀:
繁華與滄桑──凡爾賽宮的前世今生

茱麗葉之家沒有茱麗葉?

維羅納舊城外,蜿蜒的阿迪傑河(Adige)潺潺流淌,它千年如一日,堅貞不移地守護著此座千年古城。橫跨阿迪傑河的佩雅托橋(Ponte Pietra)乃該城最古老的一座拱橋,它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古樸而沉實。舊城內,羅馬帝國時期興建的競技場空曠曠亏,一陣颼颼風聲,彷彿傳來昔日格鬥士的廝殺聲及觀眾的吶喊聲。鐘樓、尖塔炫耀著維羅納昔日的權力與財富。鵝卵石路上的塵埃,是數百載的沉澱。

橫跨阿迪傑河的佩雅托橋乃該城最古老的一座拱橋,它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古樸而沉實。

羅馬帝國時期興建的競技場空曠曠的,一陣颼颼風聲,彷彿傳來昔日格鬥士的廝殺聲及觀眾的吶喊聲。

維羅納是一座為愛而生的古城,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愛情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便是在此展開。

故事的雛形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詩人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 (Metamorphoses)  有一篇淒美的愛情故事:皮拉繆斯(Pyramus)和忒斯彼(Thisbe)原是一對戀人,因雙方家長彼此敵視,被迫發展地下情,後來皮拉繆斯誤以忒斯彼已死而殉情。

皮拉繆斯忒斯彼的故事流傳了多年,到了1530年,達·波爾圖 (Luigi da Porto)改篇成《茱麗葉塔和羅密歐》(Giulietta e Romeo),奠定了這個悲劇的骨架。他將故事時代背景改寫為自己處身的年代,茱麗葉塔和羅密歐分別來自卡佩萊蒂(Capuleti)與蒙泰基(Montecchi)兩大家族,地點設定為義大利東北城市維羅納。故事發展到最後,羅密歐服毒而茱麗葉塔自刎。

《茱麗葉塔和羅密歐》經過多番改篇後被法國人巴蒂斯塔(Pierre Boaistuau)譯成法語版本。1562年,英國人布魯克(Arthur Brooke)將巴蒂斯塔的法語版翻譯為敘事詩篇《羅密歐斯與茱麗葉的悲劇歷史》(The Tragical History of Romeus and Juliet)。莎士比亞就是根據布魯克的英語版本改成劇本,搬上舞台。劇中起伏跌宕的故事、悲喜交集的情節、蕩氣迴腸的愛情、血淚交織的結局與耐人尋味的對白,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令它成為傳誦千古的愛情故事。

很多人認為這個故事純屬小說家言,非真人真事。然而,達·波爾圖生前卻聲稱真有其事,似乎言之鑿鑿。差不多同時代的詩人但丁(Dante Alighieri),也在《神曲》的《煉獄篇》中闡述了蒙泰基(Montecchi)和卡佩萊托(Cappelletti,而非達·波爾圖所寫的Capuleti)兩家的恩怨:

粗心大意的人啊!你來看一看蒙泰基和卡佩萊托兩大家族,
再來看一看莫納爾多和菲利佩斯基奧兩大派系,
前者已經灰心喪氣,後者也是滿腹疑慮。

原此一來,難道波爾圖所言非虛?有心人翻查文獻,發現了有關蒙泰基Montecchi的記戴,證明這個豪門世家曾經在維羅納活躍一時,其舊宅依然佇立在古城內,後人稱羅密歐之家(Casa di Romeo)。至於卡佩萊托,無論是Cappelletti或Capuleti,文獻均沒有相關紀錄。有人臆測它可能是某個派系而非家族的名字。然而,有一個名卡佩羅(Capello)的家族,由於其字母拼法與Cappelletti及Capuleti頗為相近,有人斷章取義認為茱麗葉就是卡佩羅家族出身,而這個家族的大宅也就成為茱麗葉之家了。託莎翁的福,羅茱二人的故事口碑載道,多年來,茱麗葉之家的訪客絡繹不絕,成為全市最熱鬧喧嘩的一處地方,連大文豪狄更斯也曾登門拜訪。

從大閘通往中庭的拱廊內鋪滿了塗鴉,不知多少痴男怨女在石牆上寫下他們的海誓山盟。

茱麗葉之家位於Via Capello 23號。從大閘通往中庭的拱廊內鋪滿了塗鴉,不知多少痴男怨女在石牆上寫下他們的海誓山盟。中庭呈矩形,剝落的紅磚牆,留下了歲月的痕跡。牆上的縫隙,不知是否用作藏匿戀人互訴衷腸的情書?陽台是上世紀才加建的,經常有演員在此扮演羅茱二人,重現那幕著名的「月下陽光幽會」。亭亭玉立的茱麗葉雕像竪立在中庭內,成了「打卡」熱點。傳說只要觸摸了雕像的右胸,就可得到愛情運。不論男女老幼都湊前撫摸,雕像的胸部被摸得閃閃發亮。銅像背後,如虬曲纏繞的籐蔓,依偎在磚牆上,纏綿繾綣,形影不離。

剝落的紅磚牆,留下了歲月的痕跡,牆上的縫隙,不知是否用用藏匿互訴衷腸的情書?

陽台是上世紀才加建的,經常有人在此扮演羅茱二人,重現著名的「月下陽光幽會」情節。

茱麗葉之家內部已對外開放,可讓訪客了解古代富戶人家之生活面貌。大宅最觸目處,除了方才提到的陽台,就要數茱麗葉的閨房了,房間內也展出了數件戲服。至於羅茱二人是否曾在此幽會,就請看官自行判斷矣!

茱麗葉之家內部已對外開放,可以讓訪客了解古代富戶人家之生活面貌。

不少人喜歡將《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羅密歐與茱麗葉》互相比較。的確,此兩部文學作品皆是遙遠流傳、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兩對情投意合的年青男女,同樣因家庭問題而未能長相廝守,最後四人皆死於非命。

然而,兩劇亦存在不少差異。通過了解這些差異,可以比較中西文化之區別。《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一部「制度悲劇」。梁祝二人情根深重,奈何祝父執意要將英台嫁予馬文才。在那個年代,男女是沒有追求自由戀愛的權利,父母之命不能拒,媒妁之言也不可違,更何況梁祝二人亦跨越不了那道門戶之見的鴻溝。可以說,二人是「三網五常」倫理規範下的受害者。他們的悲劇早已注定,沒有縣念。

大宅最觸目處,除了方才提到的陽台,就數茱麗葉的閨房。這個閨房熟真熟假,就請看官自行判斷矣!

題外話,南宋詩人陸遊和表妹唐琬的愛情也是禮教下的犧牲品。話說二人婚後相敬如賓,奈何唐琬卻得不到陸母歡心。陸母更棒打鴛鴦,迫兒子離婚他娶。陸遊是孝子一名,被迫休妻。十年後,陸唐二人在沈園不期而遇。此際桃花依舊,但人面早已全非,男方早已他娶,女方也已改嫁。唐琬離開後,陸遊一時感觸,在亭子中提下了一首《釵頭鳳·紅酥手》,令人迴腸百轉: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不久,唐婉重遊沈園,看到此詩,百感交集,也和了一首哀惋動人的《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至此,唐婉便鬱鬱寡歡,不久就抱憾而終。若干年後,陸遊75歲時故地重遊,百感交集之下寫成了《沈元二首》: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亭亭玉立的茱麗葉雕像竪立在中庭內,成了「打卡」熱點。傳說觸摸了雕像的右胸,就可得到愛情運。不論男女老幼都湊前撫摸,雕像的胸部被摸得亮閃閃的。銅像背後,如虬曲纏繞的籐蔓,依偎在磚牆上,纏綿繾綣,形影不離。

回到正題。方才題及《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一齣「制度悲劇」。至於《羅密歐與茱麗葉》,就是一部「性格悲劇」及「情節悲劇」。莎翁不少主角,因性格上的缺陷而鑄成大錯或引致連鎖反應,最終引致悲劇發生,性格改變了結局,這就是「性格悲劇」。例如,奧賽羅(Othello) 聽信讒言,誤以為妻子紅杏出牆,怒髮衝冠下將其殺死,獲悉真相後,悔之晚矣。李爾王(King Lear)的幼女個性率直,不喜歡阿諛奉承老國王卻以為其個性涼薄,於是將國家分給大女及二女最終害了自己及幼女《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中羅密歐也因一時衝動而犯錯。在某次衝突中,好友莫枯修(Mercutio)重傷不治,羅密歐激憤難平下殺了茱麗葉的表哥蒂巴特(Tybalt),被親王逐出維羅納。事情發展至此,觀眾已經隱約預知,故事將走向無可挽回的結局。

假如說,梁祝二人之悲劇是必然,那麼羅茱二人的結局就是偶然。後二者有反抗的精神,在修士勞倫斯(Friar Lawrence)的見證下,他們私底下結了婚。羅密歐被逐後,茱麗葉被安排下嫁他人,為了和愛郎相宿相棲,她接受了勞倫斯的建議,喝下藥水詐死,以圖瞞過家人遠走高飛。勞倫斯將計劃寫在信裡面,然後托修士約翰轉交羅密歐。豈料,人算不如天算,約翰和其同行者被迫接受瘟疫隔離,信件無法轉交羅密歐。事有湊巧,羅密歐又獲悉茱麗葉的「死訊」。他去到茱麗葉身旁,悲憤莫名下服毒自盡。偏偏茱麗葉在事後才甦醒過來,眼見愛郎以死,在萬念俱灰下殉情。她的偷天換日之計原本可以瞞天過海,卻在連串陰差陽錯下導致悲劇發生。因此,相比梁祝二人之「制度悲劇」的必然性,羅茱二人的結局是偶然發生的「情節悲劇」。

嚴格來說,《梁山伯與祝英台》並非悲劇,其結尾亦有喜劇成分。祝英台出嫁前夕,梁山伯在悲慟萬分之下吐血而亡。彌留之際,他托人將自己埋葬在祝英台花轎必經之路,以便在九泉之下也可以遙望情人。祝英台出嫁當日,她瞥見了梁山伯的墳墓,於是下轎祭祀。此時,地動山搖,墳墓嘎然裂開,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祝英台躍下墳內(也可以說成是她站立不穩而滾下去)原本裂開的墓地彌合起来。最後,梁祝二人化作一對蝴蝶,從此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日子。如此安排,符合了觀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符合了禮教,因為祝英台遵守考道,聽從了父母之命出嫁,她的死只是飛來橫禍(表面上看),制度沒有遭受破壞踐踏。

清初的《長生殿》亦有類近安排。劇中唐玄宗與楊玉環過着如膠似漆的日子而荒廢政事,國舅楊國忠飛揚跋扈,導致安祿山造反,玄宗逃難途中,士兵們在馬嵬坡譁變,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玉環。為了天下社稷(當然,這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自古以來只有臣子為君王死),玄宗迫不得已讓愛人上吊自盡。回到長安後,他日夜思念楊玉環,感動了上蒼,讓二人在月宮中最終團圓。這樣的結果,玄宗履了君王的責任(順應了民意,賜死愛人),維護了體面,他與楊玉環的愛情有一個完美結局。元劇《西廂記》中,張生邂逅相國崔鶯鶯,二人互生情愫。由於門不當戶不對,崔老夫人反對二人來往,在紅娘遊說下,老夫人命張生上京赴試,如能高中便允許他迎娶鶯鶯。結果張生果真考取功名,如願迎娶美人歸。在眾人的努力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不過,張崔二人要在符合禮教的情況下,才結成秦晉之好。一言以蔽之,禮教不可違,制度不能改。

莎翁也替《羅密歐與茱麗葉》寫下一個悲喜交集的結尾。不過,有別於梁祝,男女主角二人既沒有復活,也沒有化成蝴蝶。然而,他們的死,令到兩家人化干戈為玉帛,言歸於好,從此和平共處。《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作者沒有打破禮教,卻安排男女主角死後化蝶成仙。相反,《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男女主角雖然未能改變自己命運,卻意外改變了客觀環境,成就一個更理想的結局。這符合了文藝復興時代以降的人文價值。

延伸閱讀:《埃文河畔尋訪莎士比亞》

當瘟疫蔓延威尼斯

威尼斯大運河波光粼粼,船來船往,兩旁古典雅緻的房子節毗鄰次,繁華的景象是一首傳頌數百年的贊歌。該蜿蜒奔流的大運河承孕育了這個偉大城市,盛載威尼斯共和國光輝(Republic of Venice)歷史,也鑄造了威尼斯商人的靈魂。聖馬可廣場斜對岸的安康聖母大殿(Santa Maria della Salute)乃當地的地標。風景畫畫家卡納萊托(Canaletto)以擅畫威尼斯運河的旖旎風光以留芳後世,他的代表作《大運河的入口》(The Entrance to the Grand Canal, Venice)便繪有該教堂。

800px-Canaletto_-_The_Entrance_to_the_Grand_Canal,_Venice_-_Google_Art_Project

卡納萊托代表作《大運河的入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安康聖母大殿是一座六角形的巴洛克教堂,白色的華麗外觀予人純潔、穩重、端莊的感覺,如同聖母。1630年,威尼斯爆發嚴重瘟疫,疫情於翌年平息,全市超過30%以上人口喪命。市政府決定興建此教堂,奉獻聖母瑪利亞,感謝其幫助威尼斯人渡過難關。

安康聖母大殿,16世紀30年代瘟疫後興建。

除了安康聖母大殿,威尼斯亦有不少「瘟疫教堂」。位於聖保羅區(San Polo)的聖洛克堂(Chiesa di San Rocco)始建於1489年,主保聖人是活躍於14世紀中下旬的聖洛克(San Rocco)。生於富人之家,其胸前有一個十字形的紅胎記,據說,當瘟疫在義大利蔓延期間,他顯然了神跡。聖洛克用手觸摸病人,他們便轉瞬痊愈,因此他身故後成為抵抗瘟疫的守護聖人。

聖洛克堂始建於1489年,照片多所見立面加建於18世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1347至1665年期間,黑死病曾多次肆虐歐洲,導致2500萬人喪命。患者容易出現疲勞、發燒、發冷、頭痛和全身疼痛等病症,數日後出現淋巴結,最後呈現黑色的膿腫,死狀恐怖,所以稱黑死病。據近代研究,黑死病是鼠疫桿菌引致,透過跳蚤,細菌從老鼠轉移人類身上而在社區散播。

中世紀時期,威尼斯共和國攏斷貿易,成為地中海霸權。威尼斯作為國際首屈一指的經貿大城,內自五湖四海的商人紛至沓來,街道熙來攘往,水道川流不息。不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貿易帶來財富,同時也引來病菌。瘟疫從東方傳入歐洲,作為開放型城市的威尼斯自然也首當其衝。商船上有不少老鼠,老鼠帶有跳蚤走到岸上,病菌透過跳蝨傳染傳染岸上的人。

在1361至1528年間,威尼斯共發生了22次瘟疫之多,規模有大有小,疫症倏忽大舉來襲,又嘎然消聲匿跡,平均不足8年便爆發一次。到了1576年,瘟疫再肆虐,接近5萬人喪命,佔總人口的三份一。

威尼斯有不少知名人士因為感染黑死病身故。1510年,文藝復興(Renaissance)威尼斯畫派畫家吉奧喬尼(Giorgio o Zorzi da Castelfranco)因染上此症而英年早逝,享年僅32歲。他的代表作《暴風雨》(La Tempesta)及《入睡的維納斯》(Venere dormiente),對後世影響深遠。吉奧喬尼與提香(Titian)有同門之誼,前者年長10歲,二人皆師承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由於出道較早,而知名度及經驗而言,作為師兄的吉奧喬尼略勝一籌。提香常得到他的提攜,獲益良多。吉奧喬尼病故後,提香幾乎成為威尼斯畫派畫家的獨家代言人。多年後,他因照顧患病兒子亦染上了瘟疫,兩父子不敵病魔而先後辭世。

吉奧喬尼代表作《暴風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當時歐洲盛行體液學說(Humorism),學說提倡人體由四種液體組成,如果某種液體太多或太少,身體便失去平衡而導致患病。透過放血,身體的液體變回復平衡,故而成為流行的治療方法。富裕家庭可以請醫生協助放血,低下階層請不起醫生就光顧理髮店,因為理髮師有剃刀等工具。中世紀的理髮師順利成章成為兼職外科醫生而有理髮外科醫生(Barber surgeon)之稱。因此,理髮店門口的紅藍白斜紋標誌代表店內提供放血服務:紅白藍三色分別代表動脈、靜脈及繃帶。

時人對於瘟疫的源頭及傳播途徑不明所以,但他們也隱約知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減少與病人接觸。在不少地區,患者的住所門窗被木板密封,不准屋內與屋外的人接觸,敢越雷池半步者被判處極刑。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亦有一段關於瘟疫隔離的情節。話說茱麗葉在維羅納佯裝服毒然後與羅密歐私奔。由於羅密歐身在曼圖亞,於是勞倫斯神父寫信通知他有關這個金蟬脫殼的計劃。送信人約翰找來一名修士同行,豈料該名修士曾經探訪過病人,衞生官員疑心他們身處的屋子住有瘟疫患者,於是將屋子大門密封,讓二人接受隔離。約翰無法將信轉交羅密歐。不知來龍去脈的羅密歐以為愛人以殉情,釀成千古悲劇。(延伸閱讀:《茱麗葉之家沒有茱麗葉?》)此劇大約寫於1595年,故事地點維羅納鄰近威尼斯,估計威尼斯亦採取類似的隔離措施。

世界其中一座最早的瘟疫病院位於Lazzaretto Vecchio (圖片來源:Visit Venezia Official)

當瘟疫蔓延歐洲期間,有人提出陰謀論,認為疫症是猶太人在井水落毒,企圖殺害基督徒後統治世界。此陰謀論甚囂塵上,不少人信以為真,怒髮沖冠的基督徒展開報復行動, 猶太人慘遭毒打、殺害。法國更發生了聳人聽聞的斯特拉斯堡屠殺,數百名猶太人慘遭燒死,其他人被驅逐。事情如滾雪球般越鬧越大,最後要教宗出面制止方有緩和跡象。威尼斯商人縱橫四海,見識較為廣博,海納百川,思想觀念不至於太狹隘及極端,如此慘劇未曾在威尼斯發生。

威尼斯的潟湖上有無數島嶼正好用作隔離場所。1423年,當局選擇了其中一個離島,興建疫症隔離病院。城中所有黑死病患者,都要送到病院接受隔離治療。離島名Lazzaretto (後來改稱為Lazzaretto Vecchio),乃世界其中一坐最早的隔離病院,日後疫症病院或隔離所稱作Lazzaretto及英語的Lazaret。

當患者乘搭著漿木船前往隔離病院途中,旁邊有戰艦護送,任何企圖逃走者一經逮捕,將被處決。雖然名為病院,但由於人手不足、設施簡陋、藥物匱乏,加上衛生條件惡劣,叫罵聲、哀嚎聲、呻吟聲不絕於耳,大部分患者都在等待死亡。疫情高峰期間,每日都有大量屍體需要處理,醫護人員應接不暇,大部分屍體都被草草埋葬了事。這座島嶼成為了千人塚。時至今日,考古學家依然在島上發掘到纍纍白骨,為多年前的人間慘劇發出無聲哭泣。

1619年,法國醫生查爾斯·德洛姆(Charles de Lorme)為瘟疫醫生發明一套稀奇古怪的裝束。此君來頭不小,他曾經為路易十四(Louis XIV)及麥地奇家族(House of Medici)成員治病。當時歐洲各地(包括威尼斯)的醫生都穿著這身裝束為瘟疫病人診症。他們頭戴喙形面具,這個設計可防止醫生太靠近病人而被傳染,面具內會塞滿一些乾花、香料、草藥,這些材料被認為可以阻隔瘴氣*。瘟疫醫生還會披著一襲黑色長披風,披風是由多層布料組成,外表塗臘。除了面具和長袍,裝束亦包括黑皮帽子、手套。雖然時人對黑死病了解有限,不過這套奇裝異服可以阻隔飛沫及跳虱,減低醫生受感染風險。此外,醫生也會手執一根木棍,讓他們在不接觸患者的情況下進行檢查。有觀點認為患者是惹怒了上帝而遭受惡果,所以在某些地方,醫生更用棍子棒打患者,希望藉著肉體痛苦,患者的罪行得到赦免,從而得到救贖。有患者甚至被人用鞭子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模糊。這個奇異的瘟疫醫生裝束,其後成為威尼斯面具舞會(masquerade)中一個最受歡迎的裝扮,此乃贅言。

465px-Paul_Fürst,_Der_Doctor_Schnabel_von_Rom_(Holländer_version)

瘟疫醫生裝束包括喙形面具、黑色長披風、黑皮帽子、手套,手執一根木棍。(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468年,當局在另一個島嶼Lazzaretto Nuovo設立隔離站。船上貨物要在島上卸下進行晾乾和煙燻處理,才可運入城內貨庫。所有進入威尼斯的船員,在靠岸前必須在島上接受隔離40天。帶有瘟疫病徵的威尼斯市民也要在此隔離。「40天」 的威尼斯語為quarantina,英語為quarantine,後來成為隔離檢疫的意思。

至於為何會是40天的隔離檢疫期呢?有人認為40天的隔離檢疫期有一定的醫學根據,因為患者大約在患病第37天死亡。也有人推測與基督教信仰有關,因為40天在聖經中有特殊意義。諾亞與他的方舟在海上飄浮了40天。耶穌亦在曠野禁食40日,他被釘十字架後復活,也是在第40日升天。

世界最早的隔離所 Lazzaretto Nuovo  (圖片來源:Visit Venezia Official)

儘管熬過多次瘟疫,威尼斯的國力也大為損耗,再加上15世紀以降,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後起之秀相繼崛起,威尼斯海上商業王國的地位逐漸被取替。昔日的商貿重鎮也如同長江的滾滾東逝水,被浪花淘盡,一去不返。

鑑古可以知今,無論是過去或現在,一個開放的外向型城市最容易受到瘟疫衝擊。當未有靈丹妙藥前,最有效的應對方法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如非必要避免接觸病患者,將有輕微症狀或曾經接觸病患者人士隔離,並限制外來訪客的出入。

* 瘴氣(miasma)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或受污染氣體,在疾病細菌學說成立前,西方醫學界普遍認為疾病是由瘴氣所引致,阻隔瘴氣就能減少疾病傳播。理論誰錯,卻偏離事實不太遠,偶爾也有歪打正著之效。舉一個例子,19世紀中下旬,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爆發嚴重瘧疾,法國人將濕地的水抽乾以改善空氣品質。由於濕地面積減少,蚊子被驅趕,病患者數目大幅下降。

延伸閱讀:《威尼斯共和國興衰(上)》《威尼斯共和國的興衰(下)》

參考資料:
https://www.discovermagazine.com/planet-earth/venices-black-death-and-the-dawn-of-quarantine
https://windowstoworldhistory.weebly.com/the-plundering-plague-and-the-downfall-of-the-republic-of-venice.html
https://www.ancient-origins.net/artifacts-ancient-technology/secrets-behind-plague-doctor-mask-terrifying-costume-009201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black-death-in-history/
https://www.visitvenezia.eu/en/venetianity/discover-venice/lazzaretto-nuovo-and-lazzaretto-vecchio-a-combination-of-great-historical-cultural-and-monumental-interest

米蘭的垂直森林

米蘭Porta Nuova(新門的意思)位於市政府近年銳意發展的市區重建地段。毗鄰車水馬龍的加里波底門站,這𥚃有時尚尖端的博物館、現代化的圓形露天廣場、創意前衞的公共雕塑、高聳入雲的摩登大樓、個性化的時尚商店,隱約有未來都市的影子,連路人也是衣着時髦,昂首闊步,到處充滿活力朝氣。

米蘭Porta Nuova位於市政府近年銳意發展的市區重建地段,隱約有未來都市的影子,

我在該地區閒逛時邂逅了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一見難忘。它乃一對雙子塔建築,在一片綠意盎然,視野無遣的休憩土地上拔地而起。大廈外牆鋪滿了蒼翠挺拔的植物,綠林萋萋,直達九天雲霄,酷似上帝撕開了森林兩條長兮兮的緞帶,然後垂直吊起,將穹蒼與陸地連繫起來。

這兩幢鬱鬱蔥蔥的擎天建築乃新模式的垂直綠化住宅綜合體,由建築師斯特凡諾·博埃里(Stefano Boeri)設計。它雖然並非甚麼玉砌雕闌、富麗堂皇的豪宅大樓,其意念時尚前衛但以人為本,設計大膽創新卻與自然共融,打造了煩囂鬧市中的悠然綠洲,儼如鬧市的天空森林,讓人嘆為觀止。

垂直森林是有生命的大廈,樹木的生長會隨季節變化,各樓層的植物會承受的溫度、濕度、光線、風力也有別。(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據官方網站透露,兩棟大廈高度分別高112公尺與80公尺,外牆與懸臂式陽台上,一共栽種900多棵樹、5,000棵灌木和11,000株多年生植物,數量之多令人咋舌。建築師共打造了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空中森林 ,既綠化了環境,但同時省卻了寸金尺土的地面空間。

大廈內有自動澆水及施肥的中央糸統,住宅居民毋需住戶打理植物。綠化的建築也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素。大廈的植物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塵埃,提供氧氣、淨化空氣。樹木有效隔離鬧市煩囂噪音,土壤亦有淨化污染物的功能,而依偎在林木的益蟲和鳥類也能夠促進生態環境。

大廈外牆鋪滿了蒼翠挺拔的植物,綠林萋萋,直達九天雲霄,酷似巨人撕開了森林兩條長長的綁帶,然後垂直吊起,將穹蒼與陸地連繫起來。(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垂直森林如同古木參天的密林,有冬暖夏凉的效果。炎炎夏日時,茂盛的綠葉可以阻隔酷陽毒照,透過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輻射,降低室溫。到了凜冽寒冬,樹木枯萎瑟縮,光合作用減弱,溫暖陽光可以直達室內,提高室溫,而樹木亦有隔熱效果,減少熱量流失。與此同時,透過植物的呼吸,促進了空氣的流動,減少了空調的消耗,以上兩方面都能有效節約能源。

這個項目證明都市發展與環境永續並非一千零一夜之類的天方夜譚,而是能夠共融共生。

垂直森林是有生命的大廈,樹木的生長會隨季節變化,各樓層的植物會承受的溫度、濕度、光線、風力也有別。工程師既要考量哪些植物可以在強風下可以生存。同一時間,他們又要衡量植物會否生命力太強,因生長過分茂盛蓬勃而影響大廈結構。因此,工程師並非純粹將植物視為裝飾物,隨意鋪砌在外牆上便了事,反之,他們要是將植物構成外牆的一部份而小心翼翼作出選擇。垂直森林內所有樓層的植物品種以及擺放位置,都是經過建築師、工程師、植物學家、園藝師等專家細心挑選,經過精心反覆推敲、計算、測試、評估而作出決定。工作人員將樹根加以穩固在混凝土內,又利用鋼纜將樹枝樹幹扶穩,以防強風季節,有樹木折斷從高空掉落而險象環生,釀成意外。

這個項目證明都市發展與環境永續並非一千零一夜之類的天方夜譚,而是能夠共融共生。

參考資料: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主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拉斐爾簽字廳(下)

上篇討論了梵蒂岡宮(Palazzo Apostolico)簽字廳(Stanza della Segnatura)西及北牆三幅濕壁畫,本篇輪到東牆的《雅典學院》(Scuola di Atene)此畫是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畢生的代表作之一,令他成為名垂千古的藝術家,與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並駕齊驅

《雅典學院》是拉斐爾畢生的代表作之一,令他成為名垂千古的藝術家,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駕齊驅。

如之前所寫簽字廳(Stanza della Segnatura)四幅壁畫代表哲學、神學、詩歌和法律四大知識領域,《雅典學院》代表哲學。畫家開啟了一扇門,引領觀眾通往一處博大精深之思想殿堂。這裡匯聚各個時代最出類拔萃的哲學家、思想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在這古典建築內,數十位智者在此各抒己見、經緯滔滔,呈現出海納白川、百家爭鳴、百家齊放的學術氛圍。這是拉斐爾對人類智慧的詠歌,對人文主義思想的吟唱,與及對其身處時代的頌贊。在當時西方藝壇,也只有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這兩位頂尖人才,方可以在同一幅繪畫內駕馭這麼多人物。

在當時西方藝壇,也只有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這兩位頂尖人才,方可以在同一幅繪畫內駕馭這麼多人物。

《雅典學院》構圖和諧、完美,此乃拉斐爾一貫畫風。該畫背景是一處具古羅馬風格的宏偉壯觀建築,有高聳的圓拱、寬厰的長廊、華麗的浮雕,大廳的左右,分別是阿波羅和阿典娜。專家認為該背景乃布拉曼特設計,正在興建中的的聖彼得大教堂。拉斐爾展現了高超精湛的透視法技巧,觀眾如親臨其境。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視覺消失點位於中央位置的兩位智者頭上。分別是左邊的柏拉圖(Plato)與右邊的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二人各自拎著自己的著作:《蒂邁歐篇》(Timaeus)及《倫理學(Ethica)。柏拉圖指出世界有兩類:一個是理念世界,而另一個是感官世界,前者是永恆不變的智慧世界,後者只是前者的影子,透過人類的感官而感受其存在,受時空等因素而產生變化。《雅典學院》壁畫中他手指芎蒼,就是象徵那個理念世界。亞里斯多德認為所有知識都與現實世界的體驗有關,我們可以透過經驗與觀察去得到知識。畫中他手心向地,作為其理論的象徵。他的名言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老師,但二人提倡的學說南轅北轍,畫中可以見到他們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討論,沒有因為意見相左而爭執。

柏拉圖是以達文西為原型而繪制。達文西比拉斐爾年長30歲,二人亦師亦友。達文西非常欣賞拉斐爾的才華,並與其分享創作心得。拉斐爾對這位前輩充滿感激敬佩之情,並透過自己的作品向其致敬。

拉斐爾也把米開朗基羅其加入畫中,後者「扮演」的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位於柏拉圖(達文西)下方。左方上排,一身鎧甲的年輕人是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與亞歷山大對望,身穿橄欖綠長袍者是柏拉圖的老師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位於亞歷山大下方,單膝跪著的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拉斐爾也把米開朗基羅其加入畫中,後者「扮演」的是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位於柏拉圖(達文西)下方。赫拉克利特有「哭泣的哲學人」(Weeping Philosopher),他終日憂鬱寡歡,並過離群索居的生活。這方面的性格倒與孤傲不群,悲天憫人的米開朗基羅有三分相似。拉斐爾最初的草稿,並沒有赫拉克利特(米開朗基羅)的分兒。他在創作《雅典學院》的同時,米開朗基羅正在為西斯廷天頂畫《創世紀》(延伸閱讀:《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而日夜趕工。某天,教宗領著拉斐爾和建築師布拉曼特悄悄地觀看天頂畫進度。抬頭仰望《創世紀》,拉斐爾深深為之折服。布拉曼特與米開朗基羅互有心病(有關詳情,請參閱《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四)》),作為同鄉,拉斐爾多少是站在布拉曼特這邊的。不過,當年輕的畫家首次看到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時,敬佩之情頓生,於是把對方加入《雅典學院》中。事實上,拉斐爾此濕壁畫的人物造型肢體動衣物顏色也受到米開朗基羅影響。

左方上排,一身鎧甲的年輕人是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這位天才軍事領袖是亞里斯多德的學生與亞歷山大對望,身穿橄欖綠長袍者是柏拉圖的老師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兩人似在研討人生哲理。位於亞歷山大下方,單膝跪著的是數學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此位數學家於2000多年前所提出的「畢氏定理」至今仍是初中數學課的必修內容。畢達哥拉斯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他認為和諧的音樂和數字有一定關係。畫中他正在努力填寫五線譜。

中央偏下位置,躺在梯階的禿頭老翁是哲學家第歐根尼。在右下方,身披黃斗篷,手上端着地球儀,背向觀眾之人是托勒密天文學家。「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在托勒密身旁。紅衫黑帽的年青人是拉斐爾的自畫像

中央偏下位置,躺在梯階的禿頭老翁是哲學家第歐根尼(Diogenes)。他是一位奇人,傳說他身無分文,住在一個木桶裡。有一次,第歐根尼正在享受日光浴,亞歷山大大帝慕名而前來拜訪他,問他有甚麼需要,並且許諾,不管他有何願望也會兌現。第歐根尼的回答卻出人意表,他道:「我希望你快閃開,不要遮住我的陽光。」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在右下方,身披黃斗篷,手上端着地球儀,背向觀眾之人是托勒密(Ptolemy)天文學家,他推出「地心說」,主張地頭是宇宙的中心,影響了世界千多年,其學說後來才被哥白尼等人所否定。「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Euclid)在托勒密身旁,他彎着腰,利用右手的圓規與眾人討論幾何學。右下角那位紅衫黑帽的年青人是拉斐爾的自畫像,於是文藝復興三傑在這幅畫中匯聚一堂。

1513年,來自麥地奇家族的利奧十世(Leo X)接任教宗,拉斐爾得到的寵信有增無減,手上的工作接踵而來。1520年某日,他倏忽患上急病,15天後溘然長逝,享年只得37歲,其生命如煙花般璀璨而短暫。有關拉斐爾的病因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患上急病,另有人說他操勞過度,也有人說是因為縱慾。

《年輕女子肖像》

拉斐爾終身未婚。他曾經與一位叫Maria Bibbiena的女子訂婚。女方的來頭不小,她是紅衣主教Pietro Bibbiena的侄女,後者是拉斐爾的好友,更是教宗的親信,這門軍事也是該名主教說媒的。拉斐爾似乎不大喜歡他的未婚妻子,所以Fancy一拖再拖,直到女方逝世,二人仍未完婚。拉斐爾一位名瑪格麗塔· 盧蒂(Margarita Luti)的情人,並為對方畫過兩幅肖像畫。上圖的《年輕女子肖像》(La fornarina)一直被拉斐爾珍藏著,直到他離世後女始被人發現。左臂刻有拉斐爾的名字,二人的關係不言而喻。她的右手輕輕按左邊乳房,有人推測她是患了乳癌,亦有人估計他是母乳餵哺的象徵,暗示他懷想了畫家的私生子。由於拉斐爾有機提名紅衣主教,而天主教神職人員是不能結婚的,因此二人關係一直沒有公開。至於下圖的《披紗巾的少女》(La donna velata)已經在《拉斐爾筆下的女性》一文訂論過。

《披紗巾的少女》

拉斐爾生前曾受教廷所託,負責考察古羅馬時代的遺跡。那個時代沒有保育概念,那些古羅馬時代的遺址上,雜草叢生,成為農民放牧之地,而遺址上那些斷坦牆壁料就成為免費建築材料,任人取用。拉斐爾走遍羅馬城各大遺址,並將那些最具文化藝術價值的雕塑、浮雕等遺跡,加以保存、保護。他最喜歡的就是哈特良大帝(Hadrian)所建立的萬神廟(Pantheon)。拉斐爾死後,後人尊重其遺願,將他安葬在萬神廟內。他的墓誌銘是如此寫:「拉斐爾長眠於此,他生,大自然被征服,他死,它又害怕也會隨之而去。」

回到:《拉斐爾簽字廳(上)》

「拉斐爾長眠於此,他生,大自然被征服,他死,它又害怕也會隨之而去。」

延伸閱讀:《拉斐爾筆下的女性》
主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拉斐爾簽字廳(上)

1508年,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受邀前往羅馬為教廷效力。這位年輕畫家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他文質彬彬、平易近人、謙遜有禮,很快便在羅馬站穩腳步,攀上了藝術事業的高峰。

當時教宗尤利烏斯二世(Julius II)是一位有魄力的領袖,同時也是藝術行家,大力支持各項藝術工程,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與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在其麾下效力,羅馬亦取代了佛羅倫斯,成為文藝復興(Renaissance)中心。

這位性格崛强的宗教領袖,對米開朗基羅又愛又恨,兩人乃歡喜冤家。米開朗基羅從來不買他賬,曾不止一次把尤利烏斯二世轟出工作間,又前往戰場向他追債,又曾經試過不辭而別,這位教宗被氣得七竅生煙、咬牙切齒。(有關二人的故事,請點擊(《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三)》《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四)》《悲劇英雄米開朗基羅(五)》)教宗和拉斐爾的關係卻融洽得多,他對畫家只有信任和疼愛,很快對他委以重任。

拉斐爾之才不亞於米開朗基羅,在創作路上比起他的平坦順𣈱得多,這和他的性格與為人處世態度不無關係。

梵蒂岡宮(Palazzo Apostolico)是歴任教宗的官邸,尤利烏斯二世不大喜歡前任教宗亞歴山大六世所住過的房間,於是選擇了宮殿另一組房間,作為寓所,並委任拉斐爾負責制作寓所的濕壁畫,稱為拉斐爾客房(Stanze di Raffaello)。這一系列的壁畫這系列的房間已歷史和宗教為題材,洋溢著人文氣息,讓到訪者進入一段色彩絢麗奪目耀眼的史詩式旅程。拉斐爾客房壁畫與西斯廷禮拜堂米開朗基羅的壁畫堪稱羅馬文藝復興的最高繪畫成就。

拉斐爾客房(Stanze di Raffaello)壁畫已歷史和宗教為題材,洋溢著人文氣息,讓到訪者進入一段色彩絢麗、奪目耀眼的史詩式旅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拉斐爾客房一共有四個房間,其中最著名的是簽字廳(Stanza della Segnatura),也是最受遊客青睞之處,常人滿為患。這處是教宗的圖書館,也是他簽署重要文件的地方,因此而得名。拉斐爾共為簽字廳繪制了四幅濕壁畫,包括《雅典學院(Scuola di Atene)、《聖禮的爭辯(La disputa del sacramento)《帕那索斯山(Il Parnaso)和《三德像》(virtù e la legge),分別代表哲學、神學、詩歌和法律四大知識領域,如此安排大有深意,標誌教會與俗世社會的交融、宗教精神與人民精神的共融與及聖靈知識與人類知識的結合。

《三德像》(圖片來源:Vatican Museums)

表現法學的《三德像》位於簽字廳的南牆。三德是指勇氣、謹慎和節制。壁畫上半部三位女神分別此三種美德。左邊身穿盔甲者是勇氣女神。她左手撫摸著獅子,右手握住一撮橡樹樹技,高大長壽的橡樹是勇氣的象徵,也是尤利烏斯二世的家族徽號。有人認為她的坐姿是模仿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象徵謹慎的女神坐在中間,留意她有兩張臉,一張年輕的面孔正在照鏡,代表當下的智慧和知識,而背後那張年老的比喻透過經驗判斷是非。坐在右邊的是節制女神,她手上握著的韁繩,有克制的意思。

《帕那索斯山》(圖片來源:Vatican Museums)

表現詩歌的《帕那索斯山》位於《三德像》對面牆壁。希臘神話故事中,帕那索斯山是繆斯女神的故鄕。文藝之神阿波羅坐在中央,彈奏樂器,九位繆斯女神擁簇其身旁。按道理,堅決反對多神論的教廷,是不容許藝術作品內出現希臘羅馬神祇的。不過,掌權的尤利烏斯二世知識淵博,了解到古希臘羅馬的人文內涵,加上他可以借此表現自己的寬容開明作風。

除了神話人物,畫內還有九位古代詩人及九位畫家身處時代的詩人。左上方那名穿著藍色長袍,抬頭仰天的失明老者就是荷馬(Homer)。翹腿坐在石頭上,聆聽荷馬一言一語的是古羅馬詩人恩紐斯(Ennius),他非常崇拜這位智者,更曾經在詩中稱自己乃荷馬轉世。身處二人中間者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偉大詩人及作家但丁(Dante Alighieri)。左下方左手握著卷軸的女子是詩人莎芙(Sappho)。拉斐爾安排她挨在門框,如此一來,門框也成為壁畫一部分。題外話,莎芙是同性戀者,女同性戀者英語lesbian,就是源自其居住地萊斯博斯島的拉丁語Lesbos

《聖禮的爭辯》(圖片來源:Vatican Museums)

代表神學的《聖禮的爭辯》位於西牆。拉斐爾客房眾多濕壁畫,就數這幅最為金碧輝煌,既象徵上帝的榮光,也標示教會的勝利。上帝位於中央頂端,耶穌位於上帝下方,而耶穌下方有一隻鴿子,象徵聖靈,「三為一體」連成中軸線。

上帝位於中央頂端,耶穌位於上帝下方,而耶穌下方有一隻鴿子,象徵聖靈,「三為一體」連成中軸線。(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聖母和施洗者約翰位於耶穌兩旁,多位使徒、聖人等聖經人物,坐在耶穌後方的雲朵上。最左邊的是聖彼得,他手上的一對鑰匙便是其標記。在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祭壇畫中,他也是手握一對鑰匙。因為耶穌對他說過,要把天國與地上的鑰匙給他,金色是天上的鑰匙,銀色是地上的鑰匙。如同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最後的晚餐》,彼得也是新穿藍色長袍。左手邊第四位便是擊殺歌利亞的大衞王,有別於《大衛像》雕塑的少年英雄形象,在拉斐爾畫筆下,他是一位年老智者。頭上的皇冠代表他的君王地位,他精通音律,所以身邊常有樂器。

最左邊的是聖彼得,他手上的一對鑰匙便是其標記,因為耶穌說過,要把天國與地上的鑰匙給他,金色是天上的鑰匙,銀色是地上的鑰匙。左手邊第四位便是擊殺歌利亞的大衞王,在拉斐爾畫筆下,他是一位年老智者。頭上的皇冠代表他的君王地位,他精通音律,所以身邊常有樂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右邊也有不少家傳戶曉的聖經人物。最右邊的是聖保羅,在這幅《聖禮的爭辯》與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內,他都是蓄有長鬍鬚,身穿紅袍。保羅被斬斷頭顱而殉教,因此握著一把長劍。坐在保羅旁邊的是亞伯拉罕,上帝為了試練他,叫他獻上兒子以撒作為祭品,因此畫中他手執祭祀用刀。右邊第四位就是跨過紅海的摩西,他手上的便是上帝所頒布的十誡石板。

最右邊的是聖保羅,他被斬斷頭顱而殉教,因此握著一把長劍。坐在保羅旁邊的是亞伯拉罕,上帝為了試練他,叫他獻上兒子以撒作為祭品,因此他手執祭祀用刀。右邊第四位就是跨過紅海的摩西,他手上的便是上帝所頒布的十誡石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至於坐在最底層者,便是在人間爭論彌撒聖禮之事的聖徒及教會人士。最右邊數起第七位是推翻麥地其家族(House of Medici)的傳教士薩佛納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他提倡極端的禁慾主義,最後更被亞歷山大六世處以破門律,其爭議性比較高,故此只露出雙眼和鼻子。(延伸閱讀:《波提切利的維納斯》)從佛納羅拉往左數第二位是上文曾提及的但丁。他在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經常頭戴象徵榮耀的月冠花冠。在壁畫左下方,坐在祭壇不遠處,身穿金絲禮袍,頭戴金絲白帽者是教宗聖額我略一世,這位偉大的教宗被後世尊稱Saint Gregory the Great,拉斐爾以尤利烏斯二世為模特兒。

拉斐爾在《聖禮的爭辯》內畫了多名天使。上帝左右各有一組天使,每組三名,而象徵聖靈的鴿子旁邊,有四名天使手持福音。另外,又有多名天使,藏匿在朵雲內,活潑多變。將此畫連同上一篇文章介紹的《金絲雀的聖母》對照,就不難發現,拉斐爾筆下的天使不但栩栩如生,而且千變萬化。這位年輕的大師以聖母及女性畫而著稱,其實也是繪畫天使的高手。(待續)

前往:《拉斐爾簽字廳(下)》

坐在祭壇不遠處,身穿金絲禮袍,頭戴金絲白帽者是教宗聖額我略一世,這位偉大的教宗被後世尊稱Saint Gregory the Great,拉斐爾以尤利烏斯二世為模特兒。(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最右邊數起第七位是傳教士薩佛納羅拉,只露出雙眼和鼻子。從佛納羅拉往左數第二位是上文曾提及的但丁。他在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經常頭戴象徵榮耀的月冠花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拉斐爾筆下的女性》
主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拉斐爾筆下的女性

法國畫家韋爾內(Émile Jean-Horace Vernet)曾經繪製一幅以文藝復興(Renaissance)為題材的油畫。在該名Raphael au Vatican的作品中,畫家將文藝復興三傑以對角線排列。位於畫面中央偏右,頭載黑帽,身披紅斗篷者是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他正在繪制聖母與聖嬰為主題的作品,學徒擁簇畫家身旁,觀摩著他的技巧。位於右上角的長鬚老者,乃畫壇宗師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由於達文西超然地位,加上他主力從事科學研究,韋爾內故意將他放在較高位置。當年,達文西非常欣賞拉斐爾,當年大力不遺餘力提筆他的後輩。因此,他以慈祥關懷的眼神向拉斐爾。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位於左下角,他孤芳自賞,遠離羣眾,孓然一身,但卻按奈不住好奇心,斜視著拉斐爾及其學徒,臉上露出不屑神色⋯⋯

頭載黑帽,身披紅斗篷者是拉斐爾,他正在繪制聖母與聖嬰為主題的作品,學徒擁簇畫家身旁,觀摩著他的技巧。(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這幅作品反映了時人對文藝復興三傑之普遍觀點。拉斐爾乃該畫主角,韋爾內參考了過往遺下的油畫及文獻,表現了年青大師的容貌、性格及氣質。

1483年,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中部的烏爾比諾(Urbino),父親乃該處的宮廷畫師。在耳濡目染下,拉斐爾年幼時就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17歲便自立門戶,成為畫家。

1504年,拉斐爾前往佛羅倫斯發展。當時,達文西及米開朗基羅兩位已經名揚四海,他們分別完成了《蒙娜麗莎》(Monna Lisa)《大衛像》(David)兩件驚世之作。二人才華不分軒轅,實力乃一時瑜亮。拉斐爾吸收力高,透過觀摩兩位稀世天才的作品,領悟兩家之所長。拉斐爾學掌握了達文西的構圖技巧及用色精粹,更領悟了米開朗基羅對於骨骼肢體的表達技巧。

拉斐爾容貌俊俏、儀表不凡、溫文有禮,既有貴族的優雅,更有詩人的氣質。他年紀輕輕已才華橫溢、光芒四射,而且他不僅精通繪畫,而且更曉做人,所以人緣頗佳,得到商人、貴族及教會人士青睞,令其藝術事業如魚得水,很快便闖出名號。1508年,拉菲爾得到教廷聘用,前往梵蒂岡效力,開創了事業的黃金期。

1506年,拉斐爾受到富安多羅·多尼(Agnolo Doni)邀請,為他與妻子各自繪畫一張肖像畫,作為他們的結婚紀念。無論在人物姿勢、神態、構圖背景以的運用,均有《蒙娜麗莎》影子仔細瞧瞧,兩幅畫的山水背景是涵接的,如此說明,這一組肖像畫原本可能是相連的,後來才分割開。

《阿尼奧洛.多尼肖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馬達萊娜·多尼肖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蒙娜麗莎》(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此乃贅言,安多羅·多尼也曾經訂購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該幅名《聖家庭與聖約翰》(Tondo Doni)的作品乃後者唯一完成的木版畫。據說,當作品完成後,精於計算的安多羅企圖殺價,米開朗基羅一怒之下,提出要以兩倍價錢方會賣出。最後,安多羅被逼乖乖就範,以最初的協議價成交。

《聖家庭與聖約翰》木版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拉斐爾很有異性緣,經常近距離接觸觀察女性,幫助他塑造出女子的理想形象他筆下的女性,大部分皆是雍容閑雅、秀外慧中。《披紗巾的少女》(La donna velata)就是其中例子。畫中女子看似溫柔端莊的大家閨秀,她肌膚勝雪、柳眉杏眼,其衣著以金色、米黃色及棕色為主調,高貴典雅,那飄逸的輕紗,充滿褶紋質感的衣裙,顯得雍容華麗。如同馬達萊娜·多尼的肖像畫,《披紗巾的少女》的構圖深受《蒙娜麗莎》影響。有人認為,畫中模特兒為畫家的情人瑪格麗塔· 盧蒂(Margarita Luti)。

畫中女子看似溫柔端莊的大家閨秀,她肌膚勝雪、柳眉杏眼,其衣著以金色、米黃色及棕色為主調,高貴典雅。(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與獨角獸的年輕女子畫像》(Dama col liocorno)也《蒙娜麗莎》。女主角温婉大方、秀美端莊,她手抱的獨角獸象徴貞潔,因為相傳獨角獸會被處女身上散發的幽幽體香所吸引而被馴服。這幅畫創作於1505 年,專家估計,這可能是一幅相親畫,現為羅馬波格賽美術館(Galleria Borghese)所收藏。

她手抱的獨角獸象徴貞潔,專家估計,這可能是一幅相親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拉斐爾創作不少以聖母為題材的宗教畫。他8歲喪母,也許是這個原因,他企圖透過繪畫尋回久違的母愛,其筆下的聖母,溫柔嫻淑、端莊大方,呈現出理想的母親造型。拉斐爾的聖母畫,多少也流露出他對亡母的追思及眷戀。

畫中的聖母清麗脫俗、蕙質蘭心,聖子的腿紋栩栩如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上圖是完成於1514年的《椅上聖母子》(Madonna della Seggiola)。畫中的聖母清麗脫俗、蕙質蘭心,聖子的腿紋栩如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文藝復興提倡以人為本,他的聖母聖子畫沒有太濃厚的宗教意識,如果忽略了右手邊的施洗者若翰,觀眾很難辨認出這幅作品乃宗教畫。

《金翅雀的聖母》雖然是宗教畫,卻洋溢著親情,觀察感受到孩子沐浴在幸福中。(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接著看看藏於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的《金翅雀的聖母》(Madonna del cardellino),創作年份是1505-06年。畫中人物構成一個和諧的三角形構圖。聖母身穿的紅袍藍斗篷乃其標記,她正手執一本聖經,眼神流露出母親慈愛。身披駱駝毛皮的施洗者約翰正將手上的金翅雀遞給聖子。相傳耶穌被釘十字架時,身上的寶血濺到金翅雀的臉部,永遠留下了紅色。聖子踏在聖母的右腳上,令到這幅作品倍添溫馨。《金翅雀的聖母》雖然是宗教畫,卻洋溢著親情,觀察感受到孩子沐浴在幸福中。 《西斯廷聖母》(Madonna di San Sisto)是拉斐爾代表作之一,現藏德國德累斯頓的歷代大師畫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左邊穿著金色斗篷是聖西斯篤,右邊的女子是聖芭芭拉,二人恭迎從雲端徐徐降下的聖母與聖子。秀麗端莊的聖母,眉宇之間透著哀愁,因為她知道兒子將來會為世人而死。畫面底部有一雙可愛的天使,他們充滿好奇心,四隻圓滾滾的眼睛瞥向上方。這幅畫的小天使不止兩位,仔細瞧瞧,左上角簾幕後面的雲朵內,有多位小天使,包圍著聖母聖子。這些天使營造出活潑生動的氣氛,一改傳統宗教畫的嚴肅感。

這幅畫的小天使不止兩位,仔細瞧瞧,左上角簾幕後面的雲朵內,有多位小天使,包圍著聖母聖子。這些天使營造出活潑生動的氣氛,一改傳統宗教畫的嚴肅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拉斐爾的筆觸,溫柔、感性、清逸,令其作品和諧平靜、清新脫俗、平易近人,令觀眾如沐春風、如沐冬陽。他在創新與從傳統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有破舊立新的嘗試而不流於俗套,另一方面,又不會嘗試觸犯傳統底線,開罪於主顧。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我認為拉斐爾像西方藝術界的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他的作品雅俗共賞、老少咸宜,藝術與商業元素兼具,贏得票房也奪取獎項。

補充:以上介紹的拉斐爾作品皆收藏於佛羅倫斯彼提宮(Palazzo Pitti)。宏偉的大宅原為麥地奇家族(House of Medici)所擁有,這個權力世家曾經是畫家的重要主顧。

延伸閱讀:《拉斐爾簽字廳(上)》《拉斐爾簽字廳(下)》
主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畫中有鏡,鏡中有畫」的維拉斯奎茲

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藏有大量14世紀到19世紀來自歐洲各地的繪畫、雕塑等藝術瑰寶,是歐洲最大美術館之一。畫家維拉斯奎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的雕塑豎立在這座藝術殿堂正門入口處。他坐在椅子上,右手手執畫筆,左手端著畫盤,銳利的目光望住前方,似乎正仔細觀察他的繪畫對象。雕塑的所在位置,透露了畫家的顯赫地位。維拉斯奎茲是西班牙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在哥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畢加索(Pablo Ruiz Picasso)、米羅(Joan Miró i Ferrà)等天才畫家相繼湧現之前,他獨力支撐著西班牙畫壇。假如沒有維拉斯奎茲,西班牙的黃金年代就如同褪色的玫瑰薔薇,單調乏味。

假如沒有維拉斯奎茲,西班牙的黃金年代就如同褪色的玫瑰薔薇,單調乏味。(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599年,維拉斯奎茲出身於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維爾,父母皆有貴族血統,令他自幼便接受良好教育,謙和有禮。他年幼便展露才華,學滿師成為正式畫家後很快便薄有名氣。1622年,他前往首都馬德里發展,兩年後獲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Philip IV)賞識,成為宮廷畫師。

維拉斯奎茲人生沒有經歷太大風浪。他深得國王腓力四世信任,直至終老。他不但是畫師,更是宮廷主管,既要打點王室的起居飲食,也要安排宴會。他與國王既是君臣,亦是朋友。腓力四世前往離宮暫住,他也隨行伴駕。為了觀摩及學習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維拉斯奎茲曾前往義大利遊歷,皇室照發他工資。他離開王宮日子久了,腓力四世去信傕促他早日回宮。畫家的受寵程度,可見一斑。繁瑣的宮廷工作,減少了他的創作時間,但同時卻令他對王室傳統習俗和宮廷生活風貌有更深入了解,令其作品更加細膩寫實。

腓力四世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第四任國王。在哈布斯堡家族(House of Habsburg)統治下,西班牙盛極一時,成為世界最強帝國,領土包括葡萄牙、荷蘭、比利時、義大利拿不勒斯及西西利島,殖民地遠至南美洲及亞洲菲律賓。不過,在腓力四世登位前,西班牙國力已日漸衰退,他在任期間,更丟失了荷蘭(延伸閱讀:《上帝創造了世界,但荷蘭人創造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爭雄歲月》)及葡萄牙,前者更取代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由於外交上無所作為,腓力四世便醉心於藝術發展,成為著名藝術贊助人,無意間發崛及栽培維拉斯奎茲成為西班牙史上最享負盛名的畫家。

維拉斯奎茲的客戶主要為國王及王室人員,王室擁有大量他的作品。1819年,普拉多美術館成立,獲王室捐贈這批珍藏。該美術館收藏的維拉斯奎茲作品,乃全球之最。

逗留義大利期間,維拉斯奎茲曾在麥地奇家的別墅暫住,他創作的《美第奇家在羅馬的花園別墅》頗有印象派的影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逗留義大利期間,維拉斯奎茲曾在麥地奇家族(House of Medici)的別墅暫住,他創作的《美第奇家在羅馬的花園別墅》頗有印象派的影子。多年後,莫奈(Claude Monet)等印象派畫家看見此畫時大吃一驚,原來他們鑽研的繪畫技巧,早於200年前,已被人捷足先登!馬奈(Édouard Manet)甚至認為,維拉斯奎茲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畫家。

其中一名男子望向前方,以熱情的目光邀請觀眾加入。畫家如此安排,打破了觀眾與畫之間的隔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酒神巴庫斯》(Los borrachos)創作於1628–1629年。載上葡萄葉頭冠的巴庫斯正與民眾觥籌交錯,畫家將神話人物與現實世界的販夫走卒融合在藝術作品中。其中一名男子望向前方,以熱情的目光邀請觀眾加入。畫家如此安排,打破了觀眾與畫之間的隔閡。

畫家構思新穎,他一反以往戰爭畫的傳統,既沒有描繪戰爭的刀光劍影、血肉模糊,也沒有替勝利一方歌功頌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布雷達降》(La rendición de Breda)描繪80年戰爭(80 Years Wars)初期,西班牙所取得的一場勝仗。畫家構思新穎,他一反以往戰爭畫的傳統,既沒有描繪戰爭的刀光劍影、血肉模糊,也沒有替勝利一方歌功頌德。畫面中央是雙方的將領,荷蘭的防衞司令向西班牙指揮官交出城中鎖匙。後者伸出右手輕拍他,溫言安慰。

《侍女》(Las Meninas)是普拉多美術館的鎮館之寶。此畫創作於1656年,是畫家晚年登峰造極之作,與《蒙娜麗莎》(Monna Lisa)《夜巡》(De Nachtwacht)並列為西方三大名畫。

《侍女》與《蒙娜麗莎的微笑》及《夜巡》並列為西方三大名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此畫運用了高超的透視法,構圖、冷暖色彩的運用亦妙到毫巔。畫中的房間是維拉斯奎茲的宮廷畫室,背景數幅鑲嵌在牆上的巨型油畫透露了畫室挑高的天花板。右邊牆壁有數扇窗戶,觀眾可以瞧見兩處光源,一近一遠,從窗戶照向室內。

腓力四世與第二任王后瑪麗亞(Maria Anna)之女瑪格麗特.德蕾莎公主(Infanta Margaret Teresa)位於畫面中央下方。她那濃密而柔軟的曲髮,聰明伶俐的臉蛋令人印象深刻,她身穿襲繡花套裙,上衣金閃閃的線條及鮮紅的鍛帶,饒富質感與立體感。

兩名女官擁簇在公主身旁。右邊那位叫Isabel de Velasco,她稍稍拉起裙擺,準備向公主行禮。左邊那位是María Agustina Sarmiento de Sotomayor,她屈膝蹲下,將手上端著的金盤遞向公主,金盤上有一紅罐,罐內盛著公主的飲料。這些女官一般來自顯赫家庭,稱之為ladies-in-waiting,她們擔任著類似同伴和秘書助手的角色,與一般婢女僕人有別。

瑪格麗特.德蕾莎公主位於畫面中央下方。她那濃密而柔軟的曲髮,聰明伶俐的臉蛋令人印象深刻。她身穿襲繡花套裙,上衣金閃閃的線條及鮮紅的鍛帶,饒富質感與立體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畫面右下方可以見到兩位侏儒。面向前方那位是Mari Barbola,另一位是Nicolas Pertusato,他伸出右腳,逗弄狗兒,展現了宮廷輕鬆活潑的一面。中世紀的歐洲宮廷,侏儒受到王室的喜愛他們既是寵物,也是神韻的象徵。一男一女站在他們身後,男子是一名侍衛,姓名不詳。女的叫Marcela de Ulloa  ,乃公主的隨從。

王后的管家José Nieto Velázquez站在畫面後面的梯階。據說他是畫家的親戚。他向畫室了一眼,不知是方要步入畫家還是剛離開?畫家利用門外的梯階,巧妙地延長畫面的深度。

《侍女》的左邊,是維拉斯奎茲的自畫像,他手持畫筆色盤,正在創作。他故意將畫版背向觀眾,讓觀眾無從得知,他在描繪何人何物。維拉斯奎茲胸前的紅十字勳章是後加的,因為他在完成此畫3年才受勳。有專家估計,可能是畫家辭世後,國王懷念他,便叫人(或者親手)加上勳章。

此畫的佈局非常巧妙,畫家利用鏡子,將最前方的人物,「放置」在最後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的牆壁還鑲嶔了一面鏡子,透過鏡子可以看見國王腓力四世與第二任王后瑪麗亞(Maria Anna)的上半身。如此一來,為何畫家沒有描繪他們的「真身」?原來,他們佇立在公主的前方,畫面以外的位置。有人認為,維拉斯奎茲正在為他們創作肖像畫。此畫的佈局非常巧妙,畫家利用鏡子,將最前方的人物,「放置」在最後方。如此一來,觀眾在扮演國王夫婦的角色,又或者說他們站在國王夫婦身邊,望向公主等。他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

一絲不掛的維納斯背向觀眾,透過邱比特手上鏡子的影像,觀眾可以看見她的芳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創作《侍女》之前,此「畫中有鏡,鏡中有畫」的構圖,也出現在維拉斯奎茲其他作品中。1647年創作的《鏡前的維納斯》(La Venus del espejo)一畫中,一絲不掛的維納斯背向觀眾,透過邱比特手上鏡子的影像,觀眾可以看見她的芳容。1618年,維拉斯奎茲的《耶穌與馬大和馬利亞在一起》 (Cristo en casa de Marta y María)也有類似安排。畫中一名老婆婆正在督促另一位帶著頭巾的女子工作,對方似乎心不在焉。畫面右上角可以看見耶穌與馬大和馬利亞。有人推測,耶穌等人是鏡子的影像,三人位於畫面的前方,吸引了帶著頭巾女子的注意力。 此兩幅畫現藏倫敦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

有人推測,耶穌等人是鏡子的影像,三人位於畫面的前方,吸引了帶著頭巾女子的注意力。(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660年,維拉斯奎茲為西班牙公主瑪麗亞·德蕾莎(María Teresa,腓力四世與第一任妻子所生女兒)與法王路易十四籌備婚禮。由於舟車勞頓,身體不勝負荷,回國後又要為國王安排宴會一切,不久之後就離開人世。

維拉斯奎茲曾為公主畫下多幅肖像畫。原來國王為他安排好一門政治婚姻,對象是奧地利的利奧波特一世(Leopald I),也是公主的舅舅,那些肖像畫就是讓未來姻親了解女兒的成長過程。這位公主依約下嫁利奧波特一世,不過她自幼體弱多病,21歲便離開人世。

為了保障王朝正統,鞏固權力,歐洲各國王室之間有近親通婚的習慣。腓力四世便是瑪麗亞王后的舅父。她一共誕下五位孩子,只有兩名孩子能夠活下來。除了長女德雷莎公主,幼子成為國王卡洛斯二世,但天生智障,而且不育,38歲便英年早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正式斷嗣。此乃封建王朝的哀歌。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都是鬱金香惹的禍?!

阿斯美爾(Aalsmeer)位於阿姆斯特丹西南方13公里,荷蘭文中,aal是「鰻魚」,meer是「湖」,那麼Aalsmeer就是鰻魚湖的意思。不過,本文章的主題是花而非鰻魚。阿斯米爾人口僅略高於3萬,但這個其貌不揚的小鎮,乃世界花卉之都,世界最大規模的花卉拍賣市場就在該鎮舉行。

這個稱為Bloemenveiling Aaksmeer的花卉市場佔地518,000平方米,乃全球最巨大的建築物。它距離阿姆斯特丹機場僅10數分鐘車程,每天有大量從世界各地而來的鮮花,在此地進行批發、拍賣後,再輕運到世界各地的花商。這裡每天售出約2000萬朵鮮花,而每年情人節期間,單是玫瑰花就售出1億朵,龐大的交易額令人咋舌。

每天早上宛如大都市最繁華的商業大道,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技術純熟的工作人員駕駛電動盤車,左穿右插,來去自如。

Bloemenveiling Aaksmeer是我離開機場後的第一個目的地。抵達的時候大概是早上七點多,冬日漆黑的天際出現了一抹紅霞。搭了十數個鐘頭的長途機,睡眠質素差,很想窩在車內飽睡一頓。幾經掙扎下車,凜冽寒風侵肌,讓我旋即把脖子縮到羽絨外套內。

不過,拍賣市場的作業讓我大開眼界,倦意也一掃而空。每天從歐洲、非洲,甚至南美洲的鮮花經空運抵達機場。從機上缷貨後,經貨盤車,輸送帶及貨車送到24小時運作的花卉中心。到了花卉中心後,工作人員會將貨物分門別類,將花朵從箱子取出,切掉尾端後包裝成花束插在塑料桶內,然後排列在貨架上。拍賣會前,花束會被送往冷藏庫存保存。

每早6時,當這個小鎮還未睡醒時,代表各地花商的投標者已經集合在拍賣廳,展開熱烈競投。裝滿一桶桶花束的貨架,會沿著路軌,好像迴轉壽司,輪流出現在拍賣台上,讓投標者競投。投標者可以投過電腦屏幕,了解到花卉的來源地、價錢及其他資料。

拍賣會效率非常高,每數秒鐘就可完成一宗交易,投標者須在電光火石間作出決定。

傳統的拍賣會,拍賣品的價錢是從低至高叫價,價高者得,荷蘭式的花卉卻由高至低,反其道而行。熟曉行情的拍賣官先擬定一個比市價略高的價錢,然後逐步下調,最快出手者中標。例如,拍賣官估計某批玫瑰市值大概一元一支,他會從一元七角起叫價,價位很快下跌至一元六角、一元五角、一元四角⋯⋯如此類推,最早示意的投標者成功投得該批玫瑰。拍賣會效率非常高,每數秒鐘就可完成一宗交易,投標者須在電光火石間作出決定。不過,以我觀察,投標者都臉色不變,態度從容,神意自若,似乎人人都身經百戰,眼光獨到,對拍賣會的運作與及花卉行情瞭如指掌。

拍賣會進行期,送貨區的工作人員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每宗成交完成後,駕駛電動盤車的工作人員,便會將貨品配送到客戶的上貨區,經貨車運送到機場,再轉送世界各地的花商。送貨區佔地非常廣闊,肉眼瞧不到盡頭。每天早上宛如大都市最繁華的商業大道,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技術純熟的工作人員駕駛電動盤車,左穿右插,來去自如,沒有交通燈也不會釀成意外。

拍賣會進行期,送貨區的工作人員已經忙得不可開交。

花卉拍賣市場最受歡迎的貨品是玫瑰,其次是鬱金香。荷蘭是全球最大的鬱金香生產地,鬱金香亦是荷蘭的國花。荷蘭人鐘情鬱金香由來已久,17世紀更引發了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成為史上最早的金融泡沫事件。

話說鬱金香源於天山山脈,16世紀經奧斯曼人傳入歐洲。1581年,尼德蘭七省脫離西班牙,成立共和國。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壟斷了海上貿易,荷蘭成為經濟強國,商貿活動頻繁,吸納大量財富,資產階級崛起。由於土地不足,阿姆斯特丹的住宅窄長,不適合在屋外開闢花園,種植花草樹木。上層或中產階層家庭喜歡以花卉粉飾室內,鬱金香花瓣亮麗濃艷的色澤非其他花類可比,需求漸增。荷蘭氣侯土壤適合栽種鬱金香,由於技術所限,產量不足,而且其價錢高昂,漸漸成為富裕的象徴,不少人為了炫富而購買鬱金香。

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名作《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主角尼古拉斯·杜爾(Nicolaes Tulp)乃德高望重的外科醫生,後來更成為阿姆斯特丹的市長 。他原本姓彼得遜(Pieterszoon),因迷戀鬱金香而改姓Tulp,Tulp就是鬱金香的荷蘭語,堪稱花癡。

尼古拉斯·杜爾博士因迷戀鬱金香而改姓Tulp,堪稱花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如前所述,鬱金香難以大量繁殖,市場需求下,開始有人研究培育方法。有人發現,鬱金香除了可以種子培育,可以由母球莖複製出子球莖,時間更快。也有人究培育新品種的鬱金香以賺取更高回報鬱金香的球莖成為搶手商品,而經過改良的新品種球莖更是奇貨可居,成為炒賣的工具,逐漸形成泡沫。

如果單憑炒賣鬱金香球莖,泡沫未至於那麼嚴重。不過,在期貨合約就令情況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期貨合約是一紙的買賣協定,根據合約,買賣雙方在指定的時間,以指定的價格,交換指定數量的商品。期貨合約原意是保證買賣雙方,例如農夫與小麥商在春天簽了一份期貨合約,到了秋天,前者為後者提供指定份量的小麥,而後者也要付出指定金額,稱行使價,以換取小麥。這樣一來,農夫的收入有了保證,而小麥商亦有穩定的貨源,互惠互利。

期貨合約的原意,是為了降低不確定性因素而帶來的風險,不過,在投機者的推波助瀾下,期貨合約成為投機工具,為市場帶來更大風險。

鬱金香有季節性,並非一年四季都會開花,因而限制了有關交易。聰明的投資者想到利用期貨,以促進交易。首先,投資者甲與花農擬定合約,前者付了很低金額,然後雙方約定買方在一年後以行使價100元換取花莖。3個月後,花莖市價已升到300元,投資者甲手上的那紙合約便值200元(市價300元-行使價100元),於是他便以200元將該合約賣給投資者乙,未到花農交貨期已經賺錢。又3個月後,花莖市價升到500元,同一份合約便升價到400元(市價500元-行使價100元),投資者乙以400元賣出合約,他憑籍買賣手上合約,而毌須參與任何鬱金香的交易,便輕易賺取200元(合約賣出價400元-合約買入價200元)。

有了鬱金香球莖的期貨,投資者可以一年12個月毫無間竭地參與投機活動。鬱金香期貨炙手可熱,炒風漸趨熾熱。有人借貸參與買賣,亦有人以手上的期貨合約作抵押借貸,再投入市場炒賣活動,然後炒完又借、借完又炒。剛開始,鬱金香期貨合約炒賣只限於稀有名貴品種,後來名貴品種變得奇貨可居,連普通品種的合約也也有投資者搶購。鬱金香球莖與期貨價格相輔相承,期貨令到球莖價格水漲船高,而球莖漲幅同時亦推高期貨價格。

《三劍客》、《基度山恩仇記》的作者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為這一場瘋狂的投機炒賣留下文字紀錄。歷史傳奇小說小說《黑色鬱金香》(La Tulipe noire)的男主角凡比爾,因為研發出黑色鬱金香,被誣陷而鋃鐺入獄,幾乎遇害,後來被女主角羅莎拯救。

越來越多人投入這場非理性的淘金活動,連一般普羅大眾也參與買賣。市場陷入瘋狂、亢奮,貪婪蓋過理性,慾望戰勝冷靜。有人癡心妄想可以一夜致富,不切實際的妄想蓋過了理智。有人心存僥倖,只要在泡沫爆破前將燙手山芋賣出,便可以大賺一筆。

當時,荷蘭平均年收入為200-400荷蘭盾,單色品種的鬱金香球莖可以賣到1000荷蘭盾以上,而經過改良的品種動輒數千荷蘭盾,甚至有人一楝住宅換取一個珍貴品種的球莖。根據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金融投機史》引迹,「用來買一株球莖的2500荷蘭盾,可以購買27噸的小麥、五十噸黑麥、4頭健壯的公牛、8隻肥豬、12隻肥羊、兩大桶葡萄酒、四大桶啤酒、兩噸牛油、3頓起司、床和床飾品,在加上一個櫃的衣服和一個銀製杯子。」當時,一種名為永遠的奧古斯特(Semper Augustus)乃最值錢的改良混色品種,值6000荷蘭盾。不過,多年後專家發現,其混色乃源自病變!

1637年2月,鬱金香市場突然崩塌,價格一瀉而下,如同天上而來的黃河水,奔流到海不復回,市場哀鴻遍野,慘不忍睹。雖然這場泡沫危機並未動搖到荷蘭共和國的根本,不過,有人投資者傾家蕩,有人畢生積蓄,化為烏有。最後,鬱金香價格只剩下最高峯期的百分之一,一切原來是南柯一夢。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可惜,人類如此善忘,又或者完全沒有吸取教訓,金融危機不斷重演,例如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千禧年科網股泡沫及近期的比特幣炒賣。

主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參考書目:
愛德華‧錢思樂著, 李祐寧譯。《金融投機史:揭開貪婪時代九大金融泡沫》,台北:大牌,2017。